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师运用地方特色资源上好大思政课的能力,2025年3月27-28日,由南宁师范大学牵头主办的以“行走在边境线上的思政课”为主题的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群结对共建活动在防城港举行。活动由专家讲座、教学观摩、“行走在边境线上的思政课”教学展示和课程建设研讨会等四个部分。南宁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警察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由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防城港市政协副主席、校党委书记陆健文出席本次活动并讲话。她指出,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把思政课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力争建设成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期待与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所高校在“共建教学资源平台、协同师资培养、拓展实践基地”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在专家报告环节,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教授为与会人员做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育人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路径》专题讲座。曾教授从教师政治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等三个维度,着力探讨了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结构、功能以及提升路径。他强调,新时代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更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

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谢丽丽副教授为与会教师做了《关于思政课教学设计核心要素的思考》专题报告,从把握标准突出要求,研究要素精心设计,全情投入打造金课三个方面分析了思政课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并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教学观摩环节同样亮点频出。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黄琼锌老师带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公开课,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展现了思政课堂的魅力;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舒讌老师则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示范课,为大家呈现了一堂高质量的思政教学范例。在随后的教学研讨环节,与会教师们各抒己见,对两位授课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并围绕“行走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开发、“新时代如何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等关键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深度交流。

“行走在边境线上的思政课”教学展示环节,与会教师来到防城港市东兴市京族博物馆,南宁师范大学黄燕老师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以民族团结作为主线作了行走在边境线上的思政课教学展示;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韦凤银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走进东兴市中越人民友谊公园中共东兴支部纪念碑,以弘扬革命精神为主线作了“行走在边境线上的思政课”教学展示。

此次交流活动是广西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集群共建的重要实践创新,“行走在边境线上的思政课”充分利用广西作为边境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红色资源,打破传统课堂局限,将思政教学融入真实场景,使思政课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让学生在扎根中国大地的实践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长为能扎根边疆民族地区、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各共建高校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区内高校的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元化、更高效能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让思政课在边境线上焕发新的活力。